老兄

1月8日上午10时,国歌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会场上奏唱起来了。

一边随着国歌的旋律低吟,一边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则消息。说是某地举办国庆书法展,一位作者因为参展作品书写的是杜甫的《望春》而被评委拿下。评委给出的解释是,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,繁荣盛世,而此诗中第一句就是“国破山河在”,这与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喜庆气氛不合。还说作者的政治、文化素养不行。

乍一看,这样的做法和解释很有道理。

就是嘛,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是欣欣向荣、百业俱兴,人民安居乐业,社会安定有序,国家长治久安。而《望春》描述的是什么“国破山河在”、“感时花溅泪”这样的悲凉凄惨的景象,按照评委的说法去理解,显然是不合时宜的。

那么,评委这样的做法和解释真的是正确的吗?

不妨透过我们的《国歌》来看一下。

先看奏唱国歌的场合。
国家规定,“重要的庆典活动或政治性公众集会开始时,正式的外交场合或重大的国际性集会开始时,举行升旗仪式时,重大运动赛会开始或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夺冠时,遇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斗争场合,重大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开始时,其他重要的正式场合”都要奏唱国歌。
这些场合,显然比一个国庆书法展那样的场合要严肃和隆重得多。

再学习一下《国歌》的歌词。
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!
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!
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
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。
起来!起来!起来!
我们万众一心,
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
冒着敌人的炮火,前进!
前进!前进、进!

由田汉作词、聂耳作曲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,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,在人民中广为流传,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。

但是,歌词里面使用了“起来,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”、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、“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”等激励和鼓动的语句,如果按照那些书法评委的理解,这些语句在当前历史时期上面说的那些场合里使用,是不是就更“气氛不合”、“时宜不合”了?

按照那些书法评委的说法,现在哪里还有适合奏唱国歌的场合和机会啊?
难道这些评委从来都没唱过国歌吗?
还是那些评委一直都反对我们的国歌呢?

看到那些科学家们捧到的大红证书,不由得替那位参展的书法作者感到惋惜,就那样一个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将其拒之大展的门外。不过再往深处想一想,不由得又为那位作者捏一把汗,幸亏现在不是“文字狱”的年代,他只是被“文革”的遗风吹个趔趄,尚不会危及性命。
(2016,1,9于朴庐)

评论

热度(2)